向广袤森林要食物(人民时评)
森林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粮食安全,另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,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显示,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,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、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,人均森林食物产量130公斤左右,居世界前列。事实证明,科学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,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,向森林要食物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能够有力增强我国食物供给能力,丰富食物来源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要向森林要食物”“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全方位、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,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,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”。森林食品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,包括可食性的果实、花、叶、枝、皮、根、脂液以及寄生物、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。我国34亿多亩森林、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,是公认的粮库、油库,名副其实的“摇钱树”。
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森林食品生产,森林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林草主导产业,成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有力写照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地区各部门实施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、国土绿化、荒漠化防治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,建设经济林生产基地,提高森林食品生产能力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目前,全国经济林面积约为7亿亩,经济林产量2亿吨左右,种植规模居世界首位;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6亿亩,产值突破1万亿元。开发森林食品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方面,森林食品种类成百上千,不与粮争田、扩大食物生产空间,产品绿色安全、营养健康,可谓前景广阔、潜力巨大。
树立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,需要继续优化森林食品供给结构。全国经济林挂果面积占经济林总面积的67%左右,一些木本粮油单产不高、干鲜果品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,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不足,森林食品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一方面,要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、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。另一方面,应做强林下绿色食品的深加工,打造林粮、林菜、林下养殖等系列森林食品,加强与食品、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合作,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,提升生态森林食品供给能力和水平。
山区林区高质量发展,潜力在山,希望在林。森林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粮食安全,另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,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。从赣南脐橙到秦岭木耳,目前各地已经形成了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森林食品产业品牌。开发森林食品,离不开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形式,形成全社会参与森林保护、促进林区发展的良好机制。以完善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来强化服务,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来激发活力,持续促进产销对接、强化科技支撑,就能进一步调动农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
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,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,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。广袤的森林在提供丰富生态产品的同时,还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着多样的食物资源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调优生产布局,做好政策支持,全方位、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,一定能将更多营养健康的森林食品端上消费者的餐桌,进一步厚植粮食安全的根基。(常 钦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11月29日 05 版) 【编辑:房家梁】
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(记者 应妮)首批14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情况如何?推动国家语言服务高质量发展应如何着力?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“协同发力共话语言服务未来”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工作推进会日前在北京举行。与会嘉宾围绕促进语言服务产业发展、提升国家语言服务能力、推进语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探讨。
嘉宾共同启动语言服务网。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供图
据了解,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的建设旨在打造专业语言服务出口平台,引领带动语言服务产业和贸易发展,为中国文化、产品、服务、技术、标准“走出去”提供高效专业的语言服务支撑。目前,我国共有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、中国(合肥)声谷、北京语言大学、华侨大学等14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。
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刘大为表示,首批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的设立和建设,聚焦推动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的职责使命,着眼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大局,意义重大而深远。14家基地成立以来,主动把握机遇,发挥优势,深耕语言服务技术,推进数字化赋能,开发语言服务新业态,创新服务场景,依托重大活动平台,融合多语种服务,积极开展战略合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张国胜表示,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以基地建设为抓手,持续优化政策供给、持续加强基地建设、持续做好夯基垒台工作,推动语言服务产业向更加规范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。
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召集人,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谢刚介绍,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致力于聚合语言服务行业产业、创新语言服务场景。未来,基地将抓住时机,用好政策红利,努力以打造国际传播新高地为突出定位,推动国家语言服务贸易发展,打造文化生态新格局。
与会人士认为,语言服务是中外文化科技经贸合作的桥梁,也是参与全球治理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支撑。语言服务业要深耕语言服务技术,推进数字化赋能,积极开发语言服务新业态。同时,加强行业规范化、标准化管理,打造行业交流平台,共同推进语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语言服务网在推进会上正式启动上线。据悉,为推动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,为各基地提供集中展示、对接交流的信息平台,在相关部委支持下中国外文局牵头建设了语言服务网。
会议期间还举办了“一带一路”及语言服务图书展,展示了数百种讲好新时代“一带一路”故事和语言服务工作的多语种出版物;启动上线了语言服务网,为各基地提供集中展示、对接交流的信息平台,推动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。(完)